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沪市公司的共识更加清晰:推进高质量发展既是突围向上的根本出路,也是需要迈过重重难关的艰辛道路。 中央企业正积极布局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计划在设备更新改造领域投入巨资。 7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管与运行评价局负责人刘绍娓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五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在采购设备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坚持买技术水平最好、性价比最高的装备,让质价双优的装备供应商脱颖而出。 业内人士指出,央企此次设备更新改造行动,不仅将为企业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随着央企在设备更新改造领域的不断投入和发力,相信中国制造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时期。 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产业升级与转型,为设备更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今年4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推进会上指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先决条件,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有力举措,是企业塑造发展优势的重要机遇。 刘绍娓透露,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中央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推进会议,主要目的是,指导中央企业率先行动,聚焦“五个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五个加快”即:加快推动先进设备更新、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绿色化改造、加快推动本质安全和加快强化有效供给。 新金融专家、经济学家余丰慧向《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业设备更新领域展现出巨大空间与强劲潜力。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70%以上。 据测算,我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年规模有望达4万亿元,具有覆盖面广、规模大的特征。2023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已经超过167万亿元;今年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快于全部投资13.4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央地政策持续细化 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要求推动与落实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以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事实上,自《实施方案》印发后,工业领域迎来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的热潮,明确将大规模设备更新作为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各省份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助力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共同推动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近日,为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山东在省级层面构建“1+N”政策体系,即《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和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等12个配套方案,16市分别制定本市落实方案。 陕西省工信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先进设备更新应用、加快关键装备数字化改造等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重庆市经信委印发《重庆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力争全市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等发展目标。 龙头央企更新潜力大 随着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加速,我国正迎来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浪潮,多家央企积极响应,秉持“一企一策”制定设备更新工作方案,加速推进这一战略转型。 今年以来,众多龙头企业更是率先垂范,纷纷启动设备更新改造工作,以实际行动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 中国一重围绕建好建强国家重型装备制造基地,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建设,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升先进产能比重。 国机集团则在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推进设备更新;持续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中央企业正根据‘一企一策’原则,制定设备更新方案,重点选择能耗高、排放大、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告诉《 刘绍娓强调股票开户配资,下一步,将坚持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原则,加大出资人政策支持力度,指导中央企业紧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在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中发挥表率引领作用。 |